各教学教辅单位:
2025年暑期,我校各教学教辅单位将承接30多个来自多个国家且涉及多个语种的来华留学生短期团组。为有效整合校内资源,拓展国际影响,深化对外交流,释放团组效应,实现接待服务与国际合作双促进双提升,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强化协同联动,打破部门壁垒
各承接单位务必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主动打破部门壁垒,强化跨学院、跨部门协同配合。鼓励各学院根据团组专业背景和语种需求,共享优质师资、特色课程、文化体验活动、实践基地等资源,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人员互助的高效协作机制,为团组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二、精心组织接待,确保优质服务
各承接单位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将短期团组接待作为展示我校办学水平、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要针对每个团组特点,制定科学、细致、个性化的接待方案与教学计划,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要选派优秀师资,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语言实践与文化浸润相结合,确保教学效果。要组织具有中国特色、天津韵味、天外风采的文化考察、专题讲座、联谊交流等活动,增进留学生对我校及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要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团组在华期间的人身、财产、交通、食品等安全,严格遵守外事纪律。
三、拓展合作成果,力促协议签署
各承接单位要以团组来访为契机,积极谋划与来访团组所属国外高校的深度交流与长期合作,在接待过程中及结束后,主动与对方高校带队教师及管理人员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深入探讨双方在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合作办学、学术会议、资源共享等多领域的合作潜力,积极推动实质性合作意向的达成,重点争取在团组访华期间或后续跟进中,与国外高校签署校际或院际层面的合作备忘录(MOU)或具体项目合作协议,每个团组原则上应努力促成至少一项新的合作意向或协议。要将短期团组接待作为建立和巩固与国外高校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起点,为未来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引导
对于在打破部门壁垒、加强协同配合方面成效显著,并成功与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或达成重要合作项目)的单位,在后续申报因公出访任务(特别是赴协议高校执行合作项目任务)时,学校将在计划审批和资源保障上给予优先考虑和适当倾斜,并将此项工作的成效(包括协同配合情况、接待工作质量、特别是国际合作成果如协议签署、项目达成等)纳入相关单位的年度工作考核及届中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适当奖励。
请各教学教辅单位充分认识做好暑期留学生团组接待和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通力协作,既要圆满完成暑期留学生团组的接待任务,更要力争在国际合作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为推动学校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5年7月13日